在全国生态日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环保联合会承办、联邦快递公益支持的“益起行 益起动——守护河道一公里(郑州站)”环保公益活动近日在黄河博物馆启动。近百名来自会员企业、高校及亲子家庭的志愿者通过“文化研学+净滩实践”的创新模式,以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其中亲子家庭的深度参与成为活动最温暖的亮点。
启动仪式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公益部副部长王甲佳强调:“‘守护河道一公里’不仅是清理垃圾的行动,更是传递生态责任的纽带。郑州站将文化研学与实践结合,就是希望让保护黄河成为每个人的自觉习惯。”
河南省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刘自重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广“文化+生态”公益模式,让更多家庭参与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联邦快递操作部高级经理柴杨林分享了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次携手亲子家庭,希望将‘绿色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他特别点赞孩子们的参与:“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我相信环保的种子会在未来生根发芽。”

文化研学中感悟生态价值
活动以黄河博物馆的深度研学拉开序幕。志愿者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文物陈列、沉浸式影像和互动沙盘,追溯黄河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脉络,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现代生态保护工程,深刻理解“母亲河”孕育中原文明的生态密码。“原来黄河的每一粒沙子都藏着故事。”来自郑州市区小学的志愿者参观后兴奋地说,“老师说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的家,现在我终于懂了。”
在黄河花园口,《天下黄河》文化学者张真宇带领志愿者沿河岸实地考察。他结合地质地貌、水文特征与历史典故,生动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部生态与文化共生的史书。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需要用心守护。”孩子们认真记录笔记,不时提问“为什么黄河水是黄色的?”“垃圾会对小鱼造成什么伤害?”,在观察与互动中播下生态保护的种子。
多方合力共筑生态共识
活动尾声的分享会上,亲子志愿者们用画笔、日记和情景剧等形式呈现收获。“我画了一幅‘未来黄河’,河水清清的,小鱼在笑。”孩子们的作品充满童真,却道出最朴素的愿望。家长们则纷纷表示,活动让“环保”从口号变为可触摸的行动,“以后周末我们会常来‘打卡’护河,让守护黄河‘最后一公里’成为家庭的新习惯。”
此次活动虽聚焦“一公里”河道,却在参与者心中种下了“一辈子”的责任。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其生态保护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当亲子志愿者们将写有“守护母亲河”的心愿卡系在黄河岸边的柳树上,当孩子们的笑声与河水的流淌声交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
正如一位家长在活动手册上写下的:“今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弯腰捡垃圾;明天,他们会带着更多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这场融合文化、教育与实践的公益行动,不仅清理了河岸的垃圾,更净化了心灵,让“两山”理念在亲子互动中代代相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撰稿:刘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