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全球水博物馆联盟(WAMU-NET)举办的全球数字展览在北京时间晚八点正式对外展示,展览以视频会议的形式拉开帷幕。
本次线上数字展览以“我的水记忆(I Remember Water)”为题,面向WAMU-NET会员单位征集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水资源的回忆并且探索有助于塑造未来水资源途径的摄影或其他图像作品。展览旨在通过展示各个水博物馆的藏品来探寻人类与水资源关系的记忆,总共包含WAMU-NET旗下近70家会员单位报送的462件作品,分为“生命之源(LIFE)”“宝贵遗产(HERITAGE)”“人水互动(PLAY)”“精神指引(SPIRITUAL)”“水域归属(BELONGING)”和“水源转化(TRANSFORMATION)”六个部分,着重展现了人类由于水资源而触发的一系列情绪,如快乐,挣扎,生死,欢庆,尊重,神圣等。黄河博物馆报送的参展作品《黄河水车》及《调水调沙》《标准化堤防工程》分别入选了“宝贵遗产(HERITAGE)”与“水源转化(TRANSFORMATION)”两个单元。
作品《黄河水车》展示了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同时也是黄河上游兰州段一处独有的文化风景。《调水调沙》中黄河巨浪翻涌的震撼画面使人们了解到了一项应用现代水利技术治理黄河泥沙问题的科学创举。《标准化堤防工程》则展现了黄河特有的堤防建筑,他们是保卫下游流域安全的“水上长城”,是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堤防体系。
此外,在展览发布会上,《调水调沙》还作为18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获得了本次全球数字展览策展人的特别推荐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