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16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活动来到黄河博物馆,来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环球时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环球网等中央媒体以及美国、意大利、新西兰、俄罗斯、阿根廷、匈牙利、西班牙、阿塞拜疆等国外媒体记者参观了黄河博物馆主题展陈“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珍贵的文物标本、历史文献、图片、场景复原、三维动画、互动体验等了解了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历史治河、当代治河等内容,从一件件展品中感受了“华夏国脉”的磅礴气势。

“来这座博物馆参观,我弄明白了黄河为什么要叫‘黄河’,深入了解黄河悠久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英国China Pictorial的记者Lewis Taylor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我知道了中华文明孕育在黄河两岸,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这条河流人们充满敬畏之情。”
参观完黄河博物馆,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接受了外籍记者采访,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解释了黄河名称的由来及其他媒体感兴趣的问题。

据悉,本次“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活动为2023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启幕活动,旨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多侧面、多角度、全景式展现大河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推动形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广泛共识,让世界通过黄河文化进一步了解郑州、认识河南、读懂中国。
